半世吴松理钓丝,蜀山着脚岂前知。
云堂已散三三众,卵塔空寻点点师。
戴雪数峰临峭绝,浮花一水舞沦漪。
劳生未尽能重到,应扫流尘读此诗。

【注释】灵鹫寺:在苏州虎丘山,为唐开选大师之塔院。点胸:指禅宗中以手指点他人心性,使之觉悟的方法。尊者:和尚的尊称。吴松:苏州别称。蜀山:四川名。三三众:佛教语,即“三十三天”。卵塔:《楞严经》云:“有卵生者,形如卵形,故言卵塔。”

【赏析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游灵鹫寺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风格清新自然。开头二句描写了灵鹫寺的幽静和环境的优美,以及作者的心境;接着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注释2】

劳生未尽能重到 ——劳生:劳苦的一生,这里指作者自己。能:能够,可以。

应扫流尘读此诗 —— 应当扫除世俗的尘埃,来阅读这首诗。

【赏析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游灵鹫寺所作。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悟。首联描写了寺庙周围的景色,以及作者的心境。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特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颈联则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尾联则抒发了自己对于世俗的感慨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