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知名杜叟诗,山中仍值菊花时。
节旄落尽羁臣老,髀肉生来壮士悲。
豪举每嫌杯绿浅,痴顽颇怪鬓丝迟。
广文别乘官俱冷,相伴宽为五日期。
【诗词】
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
大邑知名杜叟诗,山中仍值菊花时。
节旄落尽羁臣老,髀肉生来壮士悲。
豪举每嫌杯绿浅,痴顽颇怪鬓丝迟。
广文别乘官俱冷,相伴宽为五日期。
【注释】
(1)九月三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2)吕周辅: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僚。
(3)大邑:地名,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东部。
(4)杜叟:唐代诗人杜甫曾居此,故称此地为“大邑”。
(5)山中:此处指大邑附近的山区。
(6)节旄:古代官员持节杖以示地位,此处指官职。
(7)羁臣老:形容自己已年老体衰,无法再为国效力。
(8)髀肉:指因久站、久坐而使肌肉松弛,显得肥胖。
(9)壮士悲:形容自己虽年老仍怀壮志,但现实却让人感到悲哀。
(10)杯绿:泛指饮酒过量,形容自己的贪杯。
(11)痴顽:形容自己对世事过于执着,不轻易改变观念。
(12)鬓丝:指头发,形容自己的年岁已高。
(13)广文:指官学,即太学。
(14)别乘官:指别有官职在身,可能是指其他官员。
(15)相伴:陪伴。
(16)宽为:意为宽待,宽容。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和事件,即在大邑附近游览。接着以杜叟诗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在山中依然保持着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在节日里欣赏菊花的情景。然后转入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怀抱壮志,但现实却让人感到悲哀。接下来两句则表达了自己贪杯过度和执着于某些观念的特点。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的处境的描绘,认为自己与别有官职的人相比待遇冷淡,只能陪伴着度过这段时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自身感受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心境和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