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
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
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
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

戍卒说沉黎事有感

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

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

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

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

注释:

亭障(zhèn jiāng)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指边关没有一年是安宁的,边境经常有敌寇侵犯。

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在月光下,一个孤零零的城头上,那些因战争而死去的冤魂在哭泣。百里之外的风,吹动着战场上的血腥味。

瘴(zhàng)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瘴气弥漫,使人厌倦;春天将尽,也不让柳条变绿。

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头发都烧焦了,眉毛都烂掉了,却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来消除这场祸患;要消除祸患,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它出现了再去治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边疆将士们的生活和战斗经历的描述与感慨。首联“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表达了边疆常年战乱,没有一刻安宁,敌人频繁侵犯边境的荒凉景象。颔联“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描绘了边关战士的悲壮形象,他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战争的结果却让他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颈联“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则表现了边关恶劣的环境以及战士们的无奈心情,他们只能忍受这瘴气的侵袭,等待春回大地。尾联“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则深刻地指出了解决边患的根本方法在于预防,而非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和对战士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