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尊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

【译文】

成都城内城外柳树已经发青,东台和西台的雪景正晴。

莺歌燕舞又迎来新年梦,丝竹之声常在静夜响起。

废苑荒芜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水涨平拍着堤岸。

酒满尊中身体强健,不恨飘零度过此生。

【注释】

成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书事:写所见所闻之事。二首:指诗作两首。大城、少城:成都内城为少城,外城为大城。柳已青:《太平寰宇记》载:“成都有柳树皆长数丈,其色深翠。” 东台、西台:成都府治在东、西两个台上,故称。雪正晴:雪景晴朗。莺花:即春天里鸣叫的黄莺和盛开的花。新年梦:《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岁时记》:“正月元日,鸡初鸣,先于庭前爆竹,以辟邪气。”这里指新年的喜庆气氛。丝竹: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的统称。静夜声:寂静的夜里传来的音乐声。废苑、烟芜:废弃的花园,长满草的空地。马动:指马儿跑动。废苑烟芜迎马动:形容春风吹来,草木茂盛,马儿跑动时带动起地上的草丛。清江:指成都郊外的一条小河,流经成都平原,两岸多是农田。春涨:春天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埂。拍堤平:拍击堤坡使之变高平整。尊:酒器。满:满溢。身强健:身体健壮。飘零:漂泊不定,此处指诗人自己的处境。过此生:度过这一生。

【赏析】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唐代诗人杜甫曾多次到成都游览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如《锦城》、《咏怀古迹》等。《成都书事二首》是诗人在成都期间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组诗。

第一首描写成都城内外的自然景色和节日景象,表现诗人对成都生活的热爱与留恋之情。

第二首描绘了成都郊外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