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解析】
- 首句“病骨支离纱帽宽”描绘了诗人因病而身姿瘦弱、头发稀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其中,“纱帽宽”指的是因疾病而导致头部发髻松散。
- 次句“孤臣万里客江干”,表现了诗人身居异乡、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无奈。“万里”指诗人身处他乡,“孤臣”强调了他的孤独身份,而“客江干”则具体指出了他居住的位置。
- 第三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表达了尽管地位低下,但他没有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这里,“忧国”是主题,而“未敢忘”表明了诗人的忠诚和坚持。
- 第四句“事定犹须待阖棺”,意味着在事情完成之前,仍需等待最终的结果。这里的“阖棺”指的是死亡,意味着无论结果如何,诗人都要等待最后的结局。
- 第五句“天地神灵扶庙社”,描述了天地神灵对国家的庇护和支持。在这里,“天地神灵”象征着国家和人民的力量,而“扶庙社”则表达了这种力量对国家的保护。
- 第六句“京华父老望和銮”,描绘了京城中百姓们对和平的期望。这里的“京华”指的是京城,而“父老望和銮”则表达了百姓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 最后一句“出师一表通今古”,意味着这篇出师表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之作。这里的“出师一表”指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它被视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 整首诗以病起为开头,通过对自身病情的描述,引出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和责任感。随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政治遭遇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坚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最后,通过引用古代经典,诗人强调了自己的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答案】
病起书怀
【注释及赏析】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 注释:形容身体虚弱,头发稀疏。孤臣,指身处异地的臣子。万里,表示距离遥远,比喻处境艰难。
- 赏析:首句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他所处的困境,为后文铺垫了背景。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注释:虽然地位卑微,但心中时刻不忘为国家担忧。事成之后,还需要等到最终的结局。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低位,但仍然心怀国家大事,不轻易放弃责任与担当。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 注释:天地神灵保佑着国家的祭祀和社稷,而京城中的人们也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安定的局面。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民众对于和平生活的期盼。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 注释:指诸葛亮的《出师表》。通今古,意思是这篇文章跨越了古今,具有很高的价值。
- 赏析:最后一句引用了《出师表》这一千古传世之作来强调自己作品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身世、情感以及他对国家的态度,展现了一个忠臣的情怀与担当,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