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还家鬓未秋,镜湖南畔决归休。
读书精舍岂轻出,采药名山成远游。
白堕兴来犹小醉,青精材足又何求。
俗间毁誉惟堪笑,常隘韩公咎斗牛。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诗人的归隐之志;后两句写其对世俗的不屑和对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
首句“公府还家鬓未秋”,意为在朝廷任职已久,如今回到家乡,头发还没有变白。“未秋”二字,既指自己年岁尚幼,也暗含自己功成名就之后欲求退隐之意。
第二句“镜湖南畔决归休”,意为在镜湖的南岸决定隐居。此句中,“镜湖”是地点名词,这里泛指镜湖,“决归休”是动词短语,表示坚决地决定要回家隐居。
第三句“读书精舍岂轻出”,意为读书的场所怎能轻易离开?“岂轻出”是疑问代词,表示怎么可以轻易离开呢?这里的“读书精舍”指的是书房或者书室,“岂轻出”是反问句,意思是说怎么能轻易离开呢?
第四句“采药名山成远游”,意为去采集药材的地方也是名山,于是便成了远游的好地方。“成”是动词,表示完成、达到的意思,此处指形成、变成的意思,即通过长期的修炼而形成的好地方。
最后两联,“白堕兴来仍小醉,青精材足又何求?”意为酒兴来了,我依然要小酌几杯。“兴来”是名词性状语,表示兴致来了,“又何求”是动词短语,表示又有什么要求呢?这里的“白堕”是地名,“兴来仍小醉”中的“兴来”指饮酒的兴致来了。“青精”是指青精饭(一种用青精为原料制作的饭食),“又何求”是反问句,意思是又有什么要求呢?
“俗间毁誉惟堪笑,常隘韩公咎斗牛。”意为世间的诋毁诽谤只能让人发笑,常常让韩愈感到烦恼。“惟堪笑”是形容词性的谓语,表示只能让人发笑,“常隘韩公咎斗牛”中的“常”是副词,表示经常、总是;“隘”是形容词性的谓语,表示狭窄、狭隘的意思;“韩公”是人名,指韩愈;“咎斗牛”是名词性的状语,表示被牛践踏,即遭受牛的践踏。
【答案】
岁晚怀镜湖旧隐慨然有作
公府还家鬓未秋,镜湖南畔决归休。
读书精舍岂轻出,采药名山成远游。
白堕兴来犹小醉,青精材足又何求。
俗间毁誉惟堪笑,常隘韩公咎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