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痴顽惯转蓬,残年懒复问穷通。
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
桐岭市回人踏月,柘冈月落鸟呼风。
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老子痴顽惯转蓬”: 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无奈感受。
  • 解析:将老子比作随风飘转的蓬草,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化。
  • 注释:“老子”代指诗人自己或其哲学思想,“痴顽惯转蓬”意味着他已习惯于随波逐流,顺应自然变化。
  1. “残年懒复问穷通”: 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态度。
  • 解析:在晚年时,诗人已经不太关心个人的得失,不再追求名利。
  • 注释:“残年”指的是晚年,“穷通”是指得失、荣辱。
  1. “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 反映了诗人尽管面对世俗压力,但依然保持文人的清高。
  • 解析:虽然政府没有免除诗人的债务(指诗债),但他仍然可以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烦恼。
  • 注释:“赦书”可能是指某种形式的宽赦或恩准,“诗债”指因创作诗歌而产生的债务。
  1. “桐岭市回人踏月,柘冈月落鸟呼风”: 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画面。
  • 解析:描述了桐岭和柘冈地区的夜晚,人们回家的路上,月光下的景象以及鸟类的鸣叫。
  • 注释:桐岭和柘冈是地名,“月落鸟呼风”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1. “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 表达了对人生虚幻的感慨。
  • 解析:诗人认为,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缺乏真实性,即使是梦中的世界也不过是一场幻觉。
  • 注释:“浮生”指人生中的短暂和变幻,“南柯”可能是一个梦境或者虚幻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感慨。诗人用“老子痴顽惯转蓬”形容自己对世事的淡然,用“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反映了他即使面临世俗的压力,仍保持文人的清高。诗中的桐岭和柘冈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而“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幻的看法。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