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青荧古屋深,挂冠境界已骎骎。
竹枝影瘦横残月,药杵声寒续暮砧。
病觉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
经龛禅版殊当勉,懒学莎蛩事苦吟。
诗句解析:
- “灯火青荧古屋深”: 描述了一个古老的建筑内,灯光昏暗,显得更加幽静。”青荧”形容灯光微弱而闪烁不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寂静的氛围。”古屋深”则强调了这个场所的古老和深远,给人以时光流逝、历史沉重的感觉。
- “挂冠境界已骎骎”: “挂冠”是古代官员辞去官职时的一种仪式,意味着放下官职和权力。这里用“挂冠”比喻退出仕途或放弃某种追求。”境界已骎骎”则形容退隐或离开的状态逐渐显著,给人一种从忙碌到宁静转变的感觉。
- “竹枝影瘦横残月”: “竹枝”通常指的是竹枝词,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民间诗歌形式。在这里可能是指夜晚时分的景象。”影瘦横残月”描绘了月光映照下的竹影显得纤细而孤独,与”横残月”结合,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孤寂的氛围。
- “药杵声寒续暮砧”: “药杵”指的是捣药用的杵,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使用药物的场景。”声寒续暮砧”则描述了夜晚时分,杵声伴随着寒冷的风继续传来,仿佛与远处不断传来的暮砧声相连,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持续的夜晚氛围。
- “病觉死生真大事”: 这句诗表明诗人在生病期间开始反思生命的无常和生死的重要性。”死生真大事”强调了生命终结的话题,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病觉”说明诗人是在生病中有所感悟,而这种思考往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有关。
- “老知道德愧初心”: 这里表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道德和初衷的认识感到愧疚。”知德”可能是指认识到自己的德行或者道德观念。”愧初心”表示由于年岁增长,对于自己当初的信念或目标产生了疑问或不满。
- “经龛禅版殊当勉”: “经龛”指的是供奉经书的小型木制架子,通常用于佛教修行。”禅版”可能是指僧人使用的经书木板。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尽管已经年老体弱,但仍然应该努力研习佛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 “懒学莎蛩事苦吟”: “莎蛩”指的是蟋蟀,古人常用来象征秋天。”事苦吟”则表示因为学习或吟咏这些与秋天相关的事务而感到辛苦。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沉迷于文学艺术创作而现在感到力不从心的情感体验。
译文:
夜色朦胧,古屋深处灯火微明,我决定卸下官帽,归隐山林的境界愈发明显。竹枝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细长而孤单,药杵的声音在寒风中继续响起,如同夜半的砧声。生病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死的大事,年迈后对道德和初心感到愧疚。即使身体虚弱,也应该努力研读佛经,以寻求内心的平和和清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在疾病中的心境转变。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道德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古屋、竹枝、药杵等元素,巧妙地展现了从繁忙到平静的转变,以及对自我反省和责任的认知。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共鸣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