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萧萧不满簪,强扶衰病著朝衫。
寒厅静似阿兰若,佳客少于优钵昙。
诗酒放怀穷亦乐,文移肆骂老难堪。
弃官若遂飘然计,不死扬州死剑南。

东斋偶书(其三)

华发萧萧不满簪,强扶衰病著朝衫。

寒厅静似阿兰若,佳客少于优钵昙。

诗酒放怀穷亦乐,文移肆骂老难堪。

弃官若遂飘然计,不死扬州死剑南。

注释:1.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2. 簪: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品,这里指用簪子挽住头发。3. 朝衫:早晨穿的衣服。4. 阿兰若:梵语Aranya-dharma的音译,意为“无色”,佛教称清净世界或极乐净土。5. 优钵昙:梵语Upa-sāla的音译,意为“光明”,佛教称极乐世界或阿弥陀佛的净土。6. 诗酒:指饮酒吟诗;7. 文移:书信的意思;8. 肆骂:尽情地骂;9. 扬州:即今江苏、浙江一带;10. 剑南:四川的别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退居后所创作的一组诗,其中《东斋偶书》是其中之一。全诗共四首,每首都是以“东斋”为题。诗人在此组诗中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首诗中,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华发萧萧、满头白发的形象,然后用“强扶衰病著朝衫”来形容自己虽然身体虚弱但仍然坚持着工作的情况。接着,他用“寒厅静似阿兰若”来比喻自己身处的环境宁静而清冷,仿佛是一个极乐净土一般。最后一句“佳客少于优钵昙”则是诗人对自己身边的朋友数量较少的感慨。

第二首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却依旧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他喜欢喝酒吟诗,也善于写信骂人。然而,他也感到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肆意地发泄情绪了。于是,他开始怀念自己在官场时的辉煌经历,并感叹现在的工作环境比官场还要艰苦。

第三首诗中,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如果能够放弃官职的话,那么他就会选择像李白一样在江湖上自由自在地飘荡,而不是像杜甫一样在长安城里面过着压抑的生活。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并不惧怕死亡,无论是在扬州还是剑南,他都会选择去那里度过余生。

诗人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说,虽然他已经离开了官场和京城,但是那些曾经与他共度风雨的朋友们都已经离世或者隐居了。这使得他感到更加孤单和无助。他渴望能够回到官场中去,重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为国家效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