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千峰翠作围,正应佳处著渔扉。
迂疏自计难谋食,老病谁令未拂衣。
万里沧波鸥乍没,千年华表鹤重归。
一盂粟饭吾何恨,自古高人有采薇。
渔扉
湖上千峰翠作围,正应佳处著渔扉。
迂疏自计难谋食,老病谁令未拂衣。
万里沧波鸥乍没,千年华表鹤重归。
一盂粟饭吾何恨,自古高人有采薇。
注释:
- 湖上千峰翠作围:描述湖周围群山连绵不断,山峰被翠绿色包围的景象。
- 正应佳处著渔扉:此处的“佳处”指的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选择在这里搭建渔舍作为住所。
- 迂疏自计难谋食:形容自己因为过于迂腐或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难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
- 老病谁令未拂衣:表达了对年老体弱者无法摆脱疾病困扰的无奈和悲叹。
- 万里沧波鸥乍没:描述了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一群大雁突然消失在天际。
- 千年华表鹤重归:用华表和鹤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一盂粟饭吾何恨:表示即使生活清苦,但并不怨恨,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 自古高人有采薇:引用古代隐士采集薇菜自给的生活方式,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湖上千峰翠作围”,形象地描绘了湖边山峰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环绕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氛围。接下来,“正应佳处著渔扉”,表明诗人选择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来建造自己的小渔舍,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如“迂疏自计难谋食,老病谁令未拂衣”,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因循守旧、自视过高而导致生活困境的辛酸。诗中还通过“万里沧波鸥乍没”,“千年华表鹤重归”,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景象,暗喻时间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一盂粟饭吾何恨,自古高人有采薇”,诗人以古代隐者采集薇菜自给为榜样,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但并不抱怨,始终保持一颗淡泊名利、安于贫贱之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又展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