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酣霞晕力通神,澹澹鹅雏色可人。
一笑破除垂老日,满怀摇荡隔年春。
梅花的的吹初破,杨柳纤纤染未匀。
醉倒桥边人不怪,西曹免护相君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 酣酣霞晕力通神,澹澹鹅雏色可人。
- “酣酣”形容霞光灿烂、气势磅礴;“力通神”则表示其力量之大能感动神灵。“澹澹”形容水面上的波纹轻柔而平静。“鹅雏”代指小鹅或天鹅。
- 整句诗描述夕阳西下时霞光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色彩明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感觉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 一笑破除垂老日,满怀摇荡隔年春。
- “一笑破除”意味着通过一笑之间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忧愁或者困扰。“垂老”指的是老年时期。“满怀摇荡”描绘了内心的动荡不安。“隔年春”则可能是指一种期待已久的春天,也可能是比喻一种希望。
-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忧郁后,通过一笑来化解心中的烦恼,并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情感。
- 梅花的的吹初破,杨柳纤纤染未匀。
- “梅花的”指梅花刚刚绽放。“纤纤”形容柳条细长柔美。“染未匀”说明柳枝的颜色还不太均匀。
- 这句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梅花刚刚开放,柳树新叶嫩绿,颜色尚未均匀涂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醉倒桥边人不怪,西曹免护相君茵。
- “醉倒”指的是喝得醉醺醺的样子。“桥边”指的是桥旁。“西曹”可能是指官职或者某个地方的官员。“免护相君茵”中的“相君”是对官员的一种尊称,而“茵”指的是垫子,这里用来比喻舒适的座椅。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醉酒之后倒在桥边的情境,周围的人都不介意,暗示了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暂时远离了官场的纷扰,享受了一份难得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入题,通过对霞光、水波、梅花、柳枝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个画面既有层次又富有诗意。
“酣酣霞晕力通神”,不仅描绘了夕阳下的霞光,还暗喻了诗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再如,“醉倒桥边人不怪”,既表达了诗人的放纵自我,也透露了周围人的宽容和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