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释】
溪头:溪边。
暮年心事一枝筇(qióng ):指暮年时的心思寄托于筇竹杖。筇,亦作“筧”。
衔:吞食。
鸦起平沙黑蔽空:乌鸦从平地的沙滩上飞起来,黑色的身子遮住了天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天下忧虑的事情不只一件,我作为一个读书人没有用武之地来报效国家。
关念:挂念。
未忍沉浮酒盏中:不忍心把酒沉到杯底。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垂暮之年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田野景象,感叹人生易老,壮志难酬,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和忧心忡忡的心情。
首句写诗人在溪头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这位白发苍苍、伛偻着背的老人,是诗人所熟悉的。诗人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描绘出一个饱经风霜、鬓发皆白的老者形象。这个形象既具体又生动,它不仅写出了他年迈体衰、行动不便的特点,而且写出了他一生辛劳、为国尽忠的精神风貌。
次句写诗人看到的是这位老人拄着一根筇竹杖行走在溪头。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位老人拄筇竹杖这一细节的刻画,进一步表现了老人的年迈体衰,同时也暗示出他虽然年迈体弱,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正是诗人所赞赏和推崇的。
第三句写落日西坠,山衔余辉。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衔”,即吞食之意。这里,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落日西坠的景象描绘得如在眼前。同时,诗人还通过“衔”这一动词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时的壮观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第四句写乌鸦起飞,遮住天空。这里的关键词是“起”,即起飞的意思。诗人通过描写乌鸦从平地的沙滩上起飞,并飞向高空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还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世界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五句写天下忧虑的事情不止一件。这里,诗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多种令人忧虑的事情,包括战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等。这些内容都涉及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关注和担忧。
第六句写我是一个书生,却没有地方可以效力。这里,诗人通过自谦的言辞表达了自己对于为国家效力的渴望和无奈。然而,他也深知自己作为一名书生,无法直接为国家分忧解难,因此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
最后一句写我担心不能沉浮于酒杯,表示我不愿意沉溺于个人的享乐之中。这里,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于个人欲望的克制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一首咏叹人生的佳作,也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