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窗夜半竹骚然,坐守残编悄不眠。
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
风宁可系功名误,日不能黏岁月迁。
明旦觅船湖上去,西村桃李淡春烟。
【注释】
- 夜坐:在夜晚坐着。
- 蓬窗:用蓬草编成的窗户,指简陋的居所。
- 竹骚然:竹林里传来风声。
- 残编:破旧的书籍。
- 左传癖:对左传(一种古代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特别有兴趣。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 大慈仙:指高僧或仙人,有大慈大悲之德行,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有德行的人。
- 风宁:风不会停歇。
- 日不能黏岁月迁:太阳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移动。
- 明旦:明天早上。
- 觅船:寻找船。
- 西村:西面的村庄。
- 桃李:桃花和李花,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物。
- 淡春烟:形容春意盎然,如烟一般朦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静坐时的情景与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学问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首联“蓬窗夜半竹骚然,坐守残编悄不眠。”描绘了一个夜晚时分,诗人坐在用蓬草编成的简陋窗户旁,听着窗外竹林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对书籍的热爱,但同时也感到疲倦,难以入眠。这里的“蓬窗”和“竹骚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居所的简陋,也烘托了他对书籍的渴望。
第二联“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批评。他虽然对左传特别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可能让他忽视了生活的其他方面,感到自己像“大慈仙”一样,虽富有大慈大悲之心,却常常感到愧疚,因为自己的行为可能不够完美。
第三联“风宁可系功名误,日不能黏岁月迁。”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功名和岁月都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东西,即使努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心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尾联“明旦觅船湖上去,西村桃李淡春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他打算在明天早上去寻找船只,到西村去欣赏桃花和李花的美丽景象,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的“淡春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对读书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自然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