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注释】
寓蓬莱馆:寄居在蓬莱的馆舍。蓬莱:传说中的海中仙山,这里指代隐士的生活。
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红色的门楼上挂着杨柳,桥边杨柳垂丝,拂面而来。春风掠过,尘埃被吹散,我高兴得很,解开了骖(chān)马。朱门:红漆大门,用来形容华丽的建筑。骖:驾着的马。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雨过天晴后,偶然遇到春天的景色,心情愉悦。而我却不太喜欢这屋里的静谧和安逸。霁日:雨后的天气。盎盎:明媚的样子。野人:乡下人。潭潭:安静的样子。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堂上剩下一些穿着官服的人,楼上时不时传来战鼓和号角的声音。簪裾:古代官吏或读书人的装束。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明天早晨我要乘船回家去,趁着此时,我想从事农桑之事。趁时:利用当前时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隐居生活情趣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寄居蓬莱馆的情景来表达自己隐逸山林的愿望,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写自己寄居蓬莱馆的环境和心情。这里的朱门、高柳、画桥都是美丽的景色,而“掠面风埃”则写出了这些美景带给自己的快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颔联“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写自己在蓬莱馆的所见所感。霁日、春盎盎、野人、潭潭都是美好的意象,而“不惯屋潭潭”则写出了自己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不适应和不习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感慨。
颈联“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写自己在蓬莱馆的活动情况。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景象:堂中人们穿着官服聚在一起聊天,楼上不时传来战鼓和号角的声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写诗人打算离开蓬莱馆返回家乡的想法。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清晨,他乘小船准备回家,趁着现在这个机会,他想从事农桑之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蓬莱馆的描写和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