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秃尽齿牙疏,难受人间折简呼。
诗酒本来无藉在,形骸况复不枝梧。
槐阴渐密能鄣日,池水新生可浴凫。
移得太行终亦死,平生常笑北山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考核一般来说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考核诗词的内容(即作者)和思想情感,侧重对诗词内容的推断了解。在形式上,考核诗词的写作手法,如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联想等。此诗前四句写隐居生活,后两句是议论抒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答案】
①“鬓毛秃尽齿牙疏”,“鬓毛”指头发,“齿牙”指牙齿,“秃尽”与“疏”都是形容人因年高而毛发稀疏,这里指自己头发全白,牙齿脱落,衰老到极点。
②颔联“诗酒本来无藉在”一句,意思是说:我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来安慰自己,即使没有诗酒也无妨。
③颈联“形骸况复不枝梧”,意思是说:我的躯体尚且如此瘦弱,又怎么能经受住官场的磨难?
④尾联“移得太行终亦死,平生常笑北山愚”,意思是说:我虽然被贬到了太行山,但只要我坚持自己的理想,仍然能够活下来。我一生总是嘲笑那些像北山愚公那样只知道辛苦劳作而不求进取的人。这两句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反思,表现了作者不随波逐流,不向世俗低头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太行山期间所作,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俗、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首联直抒胸臆:岁月蹉跎,人老珠黄,已不能为世用;官位卑微,门第微贱,已无足挂齿。颔联以“无藉在”作结语,表示自己清心寡欲,安贫乐道,不汲汲于富贵功名。颈联承上启下,进一步说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其志。最后两联表明自己虽遭贬谪,却始终坚守信念,不屈从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