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年来未极衰,穷途憔悴实难支。
半分臂减休文瘦,七尺躯存曼倩饥。
尚忆青衫陪众隽,宁期白首负明时。
悠然万里烟波兴,除却沙鸥总不知。
【注释】
漫道年来未极衰:漫道:暂且说。道,说。未极衰:不至衰颓。
穷途憔悴实难支:在仕途上不得志,走投无路而感到极度的狼狈不堪。
半分臂减休文瘦:休文(萧衍),南朝梁武帝,字休文。他晚年因体弱多病,经常以臂助食。这里指自己。臂减,臂力减退。
七尺躯存曼倩饥:曼倩(朱买臣),西汉人。传说朱买臣曾为官多年,但家贫不能养母,卖身为奴。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任用为会稽太守,他感慨地说:“我本为布衣,今富贵。”这里的“身”,指自己的躯体。
尚忆青衫陪众隽:青衫,指文人学士所穿的青色便服。
宁期白首负明时:期,期望。白首,指老年。负,辜负。明时,指当世。
悠然万里烟波兴:悠然,心情舒畅的样子。烟波,指水气迷漫的景象。这里形容诗人心情旷达。
除却沙鸥总不知:除却,排除。沙鸥,一种水鸟。这里指作者自比沙鸥,表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的品格。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应试不第,心情郁闷,于是借古讽今,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全诗八句,前四句写自己的处境、心境;后四句写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诗中多次提到萧统和司马相如两个历史人物,意在表明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却志节不屈。
第一句“漫道年来未极衰”,是说自己尽管年岁已长,却还没有完全衰老,言外之意是自己虽未衰颓,但处境不佳,有失意之感。第二句“穷途憔悴实难支”承上而来,进一步描写了自己内心的痛苦。第三句“半分臂减休文瘦”,“半分”两字是夸张手法,用来强调自己的身体消瘦的程度,而“休文”则是引用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萧统的故事,说他晚年因体弱多病,经常以臂助食。这里作者自比休文瘦弱不堪,暗含自嘲之意。第四句“七尺躯存曼倩饥”,继续写自己的境遇,说自己虽然还保持着七尺身躯,但是饥饿困顿,无法维持生计。第五句“尚忆青衫陪众隽”,回忆自己年轻时曾经陪伴过许多才俊之士一起吟诗作赋的情景。第六句“宁期白首负明时”,表达了自己宁愿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也不愿意辜负大好时光的心情。最后一句“悠然万里烟波兴”,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畅快。第七句“除却沙鸥总不知”,表达了自己愿意像沙鸥一样,不受世俗的羁绊,保持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又有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充分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