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西出路逶迤,荆作门扉枳缚篱。
锄麦正忙人满野,营巢未定鹊争枝。
招呼父老尝新酿,约束儿童筑坏陂。
遇兴闲行便终日,隔溪绩火已参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年创作的。以下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

  • 北园篱外放步:在北园的篱笆外散步。
  • 北园西出路逶迤:北园西边的道路曲折蜿蜒。
  • 荆作门扉枳缚篱:用荆条做的门扉,被枳木捆绑的篱笆。
  • 锄麦正忙人满野:正在忙于耕作小麦的人们在田野里到处都是。
  • 营巢未定鹊争枝:筑巢尚未稳定的喜鹊在树枝上争夺栖息的地方。
  • 招呼父老尝新酿:邀请年长的父亲和老人来品尝新酿造的美酒。
  • 约束儿童筑坏陂:限制孩子们不要破坏池塘里的土堆。
  • 遇兴闲行便终日:遇到兴致来了就整天地游玩。
  • 隔溪绩火已参差:隔着小溪的火光已经时隐时现,不齐整了。

译文:

北园西边的路弯弯曲曲伸展开来,荆条编成的篱笆和被枳木捆绑的篱笆交错在一起。
田野里忙碌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忙着收割麦子。
那些刚建好的鸟巢还没有完全稳固,喜鹊们就在树枝间争斗着要选哪里安家。
我招呼着村里的老人们来品尝新酿的美酒,也约束孩子们不要再损坏池塘边的土堆。
当我看到这美好的景致,心情愉快得无法抑制,于是整天在乡间的小路上徜徉。
隔着小溪的火光闪烁不定,显得有些零散而不齐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乡村中漫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和人情味。诗中的“北园”和“南园”可能指的是作者居住的两个不同方向的邻居家,而“篱”则是常见的乡村建筑元素,用于分隔土地或保护作物。

“锄麦正忙人满野”反映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面,而“营巢未定鹊争枝”则捕捉了鸟儿筑巢时的活泼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这些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诗的最后两句“遇兴闲行便终日,隔溪绩火已参差”透露出诗人在乡村中的闲适心情和对生活细节的欣赏。这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