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霜清叶正黄,地炉火暖夜偏长。
中安煮药膨脝鼎,傍设安禅曲录床。
木槁不知年自往,云闲已与世相忘。
更阑坐稳人声静,时听风帘响暗廊。

【注释】

山路:指山路的小路。霜清:霜白。叶正黄:树叶已转黄,指秋天。地炉火暖夜偏长:地炉(一种取暖设备)烧得火热,夜晚也感觉时间过得慢。膨脝鼎:古代煮药的器具。安禅曲录床:供僧人打坐用的床。木槁不知年自往:木头干枯了,不知道它自己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云闲已与世相忘:闲云无心地飘荡在天空,好像已经忘记了人间的事。更阑:夜深。人声静:人声稀少。风帘响暗廊:风声在走廊中回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山林寺观生活的诗。首联写秋色,颔联写生活情事,颈联写闲适之境,尾联写深夜的静谧。全诗描绘出一个幽静、闲雅、恬淡、超然的山林寺院生活图卷。

此诗首联“山路霜清叶正黄,地炉火暖夜偏长。”是说山中的道路铺满了霜,树叶正黄,天气渐冷,但山中小炉火很热,使人感到夜长了。“霜清”即霜白,说明天高气爽;“叶正黄”表明时令正是金秋九月;“地炉火暖夜偏长”,是说地炉里的火把四周都照暖了,而夜晚的时间似乎比往常要长些。“霜清”与“叶正黄”对举,点出节候,“正黄”与“偏长”相对,表现季节特征及气候的感受。

颔联“中安煮药膨脝鼎,傍设安禅曲录床。”意思是中间放置着煮药的鼎炉,旁边摆放有和尚打坐用的床。“安禅”指打坐。“曲录床”,是僧人打坐时所坐的床。“膨脝鼎”是一种古代煮药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煮药时热气蒸腾的情景。“傍设”是说旁边摆着,“曲录床”是指用来打坐的床。

颈联“木槁不知年自往,云闲已与世相忘。”意思是树已干枯,不知道它自己经过了多长时间;闲云无心地飘荡在天空,好像已经忘记了世间的事。“木槁”指树木干枯。“年自往”指树已经干了,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云闲”指闲散的云。“已与世相忘”意谓闲散的白云无心地飘荡在天空,好像忘却了人间的事情。“自往”、“相忘”都是比喻的手法。

尾联“更阑坐稳人声静,时听风帘响暗廊。”意思是夜已深了,我坐在屋角的床上,周围非常宁静,偶尔还能听到风吹过窗帘的声音在廊道里回响。尾联写的是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独坐,通过听觉感受到环境的宁静。

此诗以写景为主,兼及人物和事件。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描写的是秋日的山林寺院生活,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于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