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乙夜纳凉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译文:
深夜时分,幽居的人新做的葛衣制成了,二寸宽的藤帽让头发感到凉爽。
在庭院中清扫干净,推开窗户让月光洒满屋内,慢慢拖动拐杖聆听着蝉鸣的声音。
微微的凉意让人想到要打开薄纱的纸扇,小酌后倒上玉杯中的酒也无妨。
八尺长的湖面泛起层层波纹,真是个美好的睡觉时光,应该把枕头枕高到看到窗外的明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纳凉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主人翁在夜晚的悠闲生活,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第一句“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描述了主人翁新制的葛衣和二寸宽的藤帽。这里用“新制”和“二寸”来强调主人翁的精心准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净扫中庭”和“缓拖拄杖听蝉声”,展现了主人翁在夜晚的闲适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第三句“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述。通过“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等词汇,展现了主人翁在夜晚的舒适和自在。他不仅享受着夜晚的凉风,还喜欢小酌一杯以增添乐趣。
最后一句“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则总结了整个夜晚的美好。通过“八尺风漪”、“美睡”、“高枕”等词汇,表达了主人翁对夜晚的满足和幸福。而“到窗明”则暗示了主人翁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主人翁在夜晚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