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诗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傍。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自嘲》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首联“少读诗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表达了作者在年轻时对诗歌和历史的浅薄理解,以及晚年生活与农民的紧密相连。这里的“诗书”和“汉唐”代表了作者的文化追求和理想,而“暮年身世寄农桑”则揭示了他晚年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又展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悟。

颔联“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傍。”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骑驴”和“两脚欲到地”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行走时的洒脱姿态,而“爱酒一樽常在傍”则表达了他对饮酒的喜爱。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态度。

颈联中“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反映了诗人面对衰老仍保持高昂斗志的精神状态。尽管年岁已高,但他的内心依然充满激情和力量。这里的“形容虽变改”指的是外在的变化,而“意气尚轩昂”则是内心世界的生动体现。

尾联“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以寓言的形式讽刺那些盲目自信、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们。“太行王屋”是两座险峻的山峰,象征着困难和挑战;“愚公不自量”则是指那些自以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人其实力小且缺乏自知之明。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性弱点的辛辣批评。

《自嘲》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还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批判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