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甚身如作茧蚕,经旬不省出茅庵。
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
看鹤松阴赏高洁,疏泉石罅得清甘。
地偏心远无车马,赖有吾儿与剧谈。

数日不出门偶赋三首

衰甚身如作茧蚕,经旬不省出茅庵。

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

看鹤松阴赏高洁,疏泉石罅得清甘。

地偏心远无车马,赖有吾儿与剧谈。

译文:
衰老的身体仿佛被蚕丝包裹,已经多日没有出门了。
老僧派人送信,分给我茶串;隐士敲门,送来酒甔。
在松树的阴影下欣赏鸟儿飞翔的高洁,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清新甘甜。
由于地点偏僻,心灵远离世俗喧嚣,没有车马往来,幸好我有个儿子可以和我一起畅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晚年生活的诗。首联“衰甚身如作茧蚕,经旬不省出茅庵”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年老体衰、闭门不出的状态,如同被蚕丝裹住的蚕,已经很久没有走出家门了。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颔联“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则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老僧派人送信,分给我茶串;隐士敲门,送来酒甔。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示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和享受。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颈联“看鹤松阴赏高洁,疏泉石罅得清甘”更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站在松树的阴影下,观赏着高洁的白鹤;从石缝中流出的清澈泉水,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甘甜。这里,诗人用“高洁”和“清甘”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和感受,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尾联“地偏心远无车马,赖有吾儿与剧谈”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却又乐观的态度的体现。他居住在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但因为有可爱的儿子和他一起聊天,所以他并不感到孤独和无聊。这里的“剧谈”,既可以理解为“有趣的谈话”,也可以理解为“激烈的讨论”。无论是哪种解释,都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家庭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理解。诗人以平淡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