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
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
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愧里闾情。
追思二纪睽离事,憙极翻成涕泗横。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自己已经取道安康、襄阳前往九江时,内心悲喜交加,感慨万千而写的。全诗共二首,每首都有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将对每首都进行赏析。

第一首:
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之一
注释:庚申年为108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为1080年腊月二十七。西和州即今甘肃西和县,健步指苏轼,子布是苏轼的儿子苏迈,持子布书是指苏轼给苏迈的信。安康、襄阳、九江分别为今天的陕西安康市、湖北襄阳市和江西九江市。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得知自己即将前往这三个地方的消息时,内心既欣喜又悲伤,所以写下了这样一首长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首: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自己将要前往安康、襄阳后,内心既有喜悦也有悲伤的复杂情感,所以写下了这样一首长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首: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
注释:吴蜀指的是今天的江苏和浙江一带,万里程是指两地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征鞍是指长途跋涉的马匹和鞍具。忽报是指突然听到消息。湓城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市。这两行诗反映了诗人在得知自己即将前往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内心既有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也有对漫长旅途的担忧和不安。

第四首:
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
注释:角巾是指古代官员出行时戴的帽子,这里用来代指官员的身份。三更梦是指深夜做梦。老眼先增十倍明是指因为年纪大了,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了,所以在梦中看到的景色却异常明亮。这反映了诗人在得知自己即将前往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内心的激动和期待之情。

第五首:
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愧里闾情。
注释:告至是指向亲友们宣布这个消息。遍为亲旧问是说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这个消息。劳还是指因为劳累过度而感到疲劳。深愧里闾情是指深深感到对不起家乡的亲友们。这反映了诗人在得知自己即将前往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内心的感激和愧疚之情。

第六首:
追思二纪睽离事,憙极翻成涕泗横。
注释:二纪是指二十年的时间。睽离事是指长时间分离的事情。憙极翻成涕泗横是指因为高兴得过于剧烈而流下眼泪。这反映了诗人在得知自己即将前往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内心的感慨和感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