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遗迹晋唐馀,水竹相望许洛居。
一齿屡摇犹决肉,双眸虽涩尚耽书。
郊原夜夜驱耕犊,村店时时秣蹇驴。
客问若为娱老境,吾儿未与短檠疏。

【注释】

  1. 新凉:天气凉爽,指秋天。书怀:写诗抒发胸怀,即写诗抒怀。
  2. 晋唐:指晋朝和唐朝。
  3. 水竹相望:水边竹子互相对峙,形容景色清幽。
  4. 一齿屡摇犹决肉:《论语》中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之语,后用“一齿屡摇犹决肉”形容人虽老而心未死。
  5. 双眸虽涩尚耽书:虽然眼睛不很明亮,但仍喜爱读书。
  6. 郊原:郊外的原野。驱耕犊:赶走牛,使它们耕田。
  7. 村店:村庄的小店。秣蹇驴:给马喂草料,使其休息。
  8. 客问若为娱老境:客人问我如何打发这晚年的生活。
  9. 吾儿未与短檠疏:我的小儿子还没有和我这个老头分开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退隐后闲适生活的诗。全篇可分为四联。首联点题,颔联承上写景,颈联写农家生活,尾联写晚景和子嗣。
    第一联“山川遗迹晋唐馀”,开篇以山水起兴,写出了晋唐时期遗留下的山川美景。这里所说的山川,是泛指自然景观,而非指具体的山、川、林、石等名胜古迹。诗人以“遗迹”二字领起,意谓自己身处晋唐时代的遗风遗韵之中,仍能体悟到那个时代的遗留下的山水之美。“水竹相望许洛居”,此句描绘出一幅清幽恬静的田园风光图,其中“水竹相望”指的是山水之间有流水与翠竹交相辉映的景象。“许洛”则是指洛阳。诗人以“水竹相望许洛居”来形容自己的居所周围环境优美,仿佛置身于晋唐时代遗留下的山水之中。“山川余韵”“水竹相望”这些意象,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之情。
    第二联“一齿屡摇犹决肉,双眸虽涩尚耽书”。这里的“一齿”指的是牙齿,“决肉”则是比喻人的牙齿不断摇动,好像在咀嚼食物一样。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虽已年老体衰,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热爱生活的精神状态。“双眸虽涩尚耽书”,这里的“双眸”指的是眼睛,“耽书”则是表示沉迷于书籍之中,不肯罢休。这句诗进一步描绘出了诗人热爱读书、不愿放弃的精神风貌。
    第三联“郊原夜夜驱耕犊”,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时分驱赶耕牛的情景。这里的“郊原”指的是广阔的郊外田野,“驱耕犊”则是指驱使耕牛耕作田地。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生活面貌和他们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理解和尊重。
    第四联“村店时时秣蹇驴”,描绘了诗人在乡村小店购买草料喂养马匹的情景。这里的“村店”指的是乡村中的小店或客栈,“秣蹇驴”则是指给马匹喂食草料并让其休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他们淳朴善良品质的赞美之情。
    第五联“客问若为娱老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度过晚年生活的思考和探索。这里的“客问”指的是客人的询问,“若为娱老境”则是询问如何能够使自己在晚年生活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诗人以“若为娱老境”这一设问形式开头,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价值以及如何度过晚年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和追求。
    最后一句“吾儿未与短檠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这里的“吾儿”指的是自己的儿子,“短檠”则是古代用来悬挂衣物的横木,引申为简陋的居室。这句诗通过表达自己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家业、安守家园的愿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的珍视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晋唐时期的山水美景、农民们的辛勤劳作以及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