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兀兀复腾腾,眼看朱门几废兴。
造物偶容穷不死,众人共养老无能。
逢山自有闲游侣,入寺宁无淡话僧。
莫道归来却岑寂,小儿同守短檠灯。
这首诗是作者在出游后回到家中,看到家中的宁静和温馨而作的一首抒情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 终年兀兀复腾腾,眼看朱门几废兴。
- “兀兀”形容人或物孤独寂寞的样子,”复腾腾”表示行动、活动的状态。
- “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大门,”几废兴”则意味着这种繁华的景象已经快要衰败了。
- 这是诗人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即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生活正在逐渐消失。
- 造物偶容穷不死,众人共养老无能。
- “造物”指大自然或命运,”偶容”是偶然允许的意思。
- 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即即使身处困境,也不至于被毁灭。
- “众人共养老无能”暗示了人们对于老年生活的无力感,无法改变现状。
- 逢山自有闲游侣,入寺宁无淡话僧。
- “逢山”表示遇到山林,”自有闲游侣”是指山林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入寺”表示进入寺庙,”宁无淡话僧”则是说虽然和尚们可能不会像世俗之人一样交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修行和宁静。
- 这表明无论是在自然之中还是在宗教场所,人们都能找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心灵的空间。
- 莫道归来却岑寂,小儿同守短檠灯。
- “莫道”表示不要说,”归来”表示回到家里,”却岑寂”表示回家之后感到有些孤单寂静。
- “小儿同守短檠灯”中的”小儿”指的是作者的孩子,”短檠灯”是指简陋的油灯,用来照明。
- 这句话表达了尽管外面世界喧嚣繁忙,但在家中,作者和孩子一起,依然可以享受到温馨和谐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些现象的感慨和理解。同时,诗人通过与孩子的对话,传达了一种家庭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