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秋风去已迟,钓竿恐失野人期。
朝回补睡寻幽梦,客去偷闲练近诗。
浮世本知缘苦薄,颓龄已与志俱衰。
平生所慕孤山老,剩欲怀茶奠旧祠。
【注释】
1.题斋壁:在墙壁上题写。三首:即《题斋壁三首》。2.棹(zhào):划船用的竹桨。3.钓竿:钓鱼用的竹竿。4.朝回补睡:早晨回到家就补觉。5.幽梦:深藏于心底的梦,指隐逸之志。6.客去:客人走后。7.偷闲:找机会休息。练近诗:练习作诗。8.浮世:指世间。9.颓龄:衰老的岁月。10.孤山老:指白居易曾居杭州西湖孤山,晚年退居此地。11.剩欲怀茶奠旧祠:意思是说,我还想拿茶叶来祭奠我的故友白乐天。12.祠:祠堂。【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是作者晚年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自己对友人白居易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一棹秋风去已迟,钓竿恐失野人期”,写的是诗人乘着小船,带着一捆柴禾,到江边去砍柴。他驾着小舟,一路顺水,不觉到了晚秋时节。他想到白居易隐居的孤山去拜访老朋友,但已经错过了时间。此时正值秋天,天气凉爽,正是采薪的好季节。可是由于走得太快,没有等到日落西山便返回了。这里既写出了诗人急于访友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于错过与好友相会时机的惋惜。
后两句“朝回补睡寻幽梦,客去偷闲练近诗”是写夜宿归来,诗人补睡、吟咏诗句的情景。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生动。当诗人刚刚回到自己的小屋,准备休息时,忽然又听到屋外传来阵阵歌声:“主人无主客无情,时时相伴潜精神。有时似向人道意,不似寻常行路人。”原来是邻居在为客人送别,并唱起歌来了。这声音如此动听,以至于使诗人从梦中惊醒,再也睡不着了。于是诗人起身走出屋子,走到屋外,看到邻居正在给客人送行,还在那里唱歌。他听到歌声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
第三句“浮世本知缘苦薄,颓龄已与志俱衰”,诗人用反问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人生本来就知道一切都是短暂的,所以才会珍惜每一刻。但是,人的寿命却总是在不断地缩短,这与自己的志向一起走向衰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句“平生所慕孤山老,剩欲怀茶奠旧祠”,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孤山老”,指的是白居易曾经住过的孤山;而“旧祠”,则是指白居易曾经居住过的孤山寺。诗人回忆起自己与白居易曾经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都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最后一句“剩欲怀茶奠旧祠”,则表示诗人想要拿茶叶来祭奠他的老朋友白居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