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北犬吠迎归航,老翁待儿据胡床。
碧云忽起欲吞日,黄叶自凋非霣霜。
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飧右粥身其康。
岂无深谷结茅屋,父子读易消年光。

我们来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 - 子聿(可能是诗人的昵称或笔名)在湖边等待。
  2. 舍北犬吠迎归航 - 在诗人居住的北面有狗在吠声迎接归来的船只。
  3. 老翁待儿据胡床 - 一位老人在等待着他的孩子坐在胡床上。
  4. 碧云忽起欲吞日 - 忽然,一片碧绿的云彩升起,好像要吞噬太阳。
  5. 黄叶自凋非霣霜 - 黄色的树叶自然凋落,并不是被霜雪所伤。
  6. 十风五雨岁则熟 - 经历了十次和五次的风雨,使得谷物能够成熟。
  7. 左飧右粥身其康 - 吃左顿饭,喝点粥,身体就健康了。
  8. 岂无深谷结茅屋 - 哪里有没有深深的山谷能用来建茅草屋?
  9. 父子读易消年光 - 父子俩一起读《周易》度过了许多时光。

接下来是译文:
子聿到了湖边等着他回来,
我住的地方北面的狗叫迎接回家的人。
突然,一片绿云升起想要吞噬太阳,
黄色的树叶自己落下,不是被霜雪损伤。
经历了十次和五次的风雨,庄稼就能长好,
左边吃饭,右边喝粥,身体健康就好。
难道没有深深的山谷可以建茅草屋吗?
父子俩一起读书,度过了很多美好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家人在湖边的日常生活。诗中的“子聿”应为诗人自谦之词,可能是指他的小儿子或其他年轻孩子的名字。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的深厚感情。诗中的景物描绘生动,如碧云、黄叶等,都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此外,诗中的哲理意味也颇深,如“十风五雨岁则熟”,表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赞美;“父子读易消年光”,则反映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田园诗,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