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巷陌单衣后,绿润轩窗午饷馀。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
松阴坐石闲看鹤,山寺寻僧晚跨驴。
此段家风君试看,京尘扑帽独何欤。

【注释】

书适:即《书适》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九月至十月间,是作者在黄州时的作品。

清和巷陌单衣后:清和,清静和平的意思。巷陌,指市里的小巷。单衣,指穿着单薄的衣服。

绿润轩窗午饷馀:绿润,形容树叶繁茂、青翠欲滴的样子。轩窗,指窗户。午饷,中午吃饭。馀,剩余的。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曲曲,形容屏风上画有曲折的花纹。素屏,白色的屏风。

松阴坐石闲看鹤,山寺寻僧晚跨驴:松阴,指松树的阴凉。坐石,指在石头上坐着。闲看,悠闲地观看。

山寺,指山上的寺庙,寻僧,是指寻找僧人。

此段家风君试看:这段家风,指苏轼的祖父苏洵的治学态度和生活作风。试看,试着看一看。

京尘扑帽独何欤:京城里尘土飞扬,帽子都盖不住了,只有我一个人独自面对。

【赏析】

《书适》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诗人在清幽的自然环境中读书品茶,欣赏美景,享受生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

首联“清和巷陌单衣后,绿润轩窗午饷馀”写诗人漫步在清静和平的小巷中,换上单薄的衣服后,来到轩窗旁休息,品尝着美味的点心。这里的“巷陌”、“单衣”和“绿润轩窗”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山水之间。

颔联“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则是对这一场景的进一步描绘。素屏环绕着诗人的床榻,斜倚着筠架阁上的残卷。这里,“曲曲”、“斜斜”等词语形象地勾勒出屏风、书架等物品的形态,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颈联“松阴坐石闲看鹤,山寺寻僧晚跨驴”则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他坐在石头上观赏悠闲自在的白鹤,傍晚时分又去山寺拜访寻找僧人。这里的“松阴”、“山寺”和“寻僧”等词语,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点,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尾联“此段家风君试看,京尘扑帽独何欤”则是一种反问式的表达。苏轼在这里借自己的处境来反衬家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京城里尘土飞扬,帽子都被尘土覆盖住了,只有我一人独自面对这一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家乡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生活的深深怀念。

《书适》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品味人生、感悟生命的心境。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