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嗔人作腐儒看,断简堆中兴未阑。
更事愈怀忧国切,苦心始觉著书难。
流泉激激人声远,修竹萧萧暑令寒。
四海诸公常共处,北窗何地着身宽。
注释:
不嗔人作腐儒看,断简堆中兴未阑。
更事愈怀忧国切,苦心始觉著书难。
流泉激激人声远,修竹萧萧暑令寒。
四海诸公常共处,北窗何地着身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和感受的反思。首句“不嗔人作腐儒看”表明诗人并不因为自己的学识或地位而感到骄傲,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对待世界。第二句“断简堆中兴未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珍视,即使是在困境之中,也不愿放弃追求知识的决心。第三句“更事愈怀忧国切”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关注个人的命运,还关心国家的命运。第四句“苦心始觉著书难”,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写作的艰辛,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才能体会到著书的不易。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情。“流泉激激人声远”,诗人通过泉水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修竹萧萧暑令寒”,则是通过竹林的景色来表达诗人的孤高与冷寂。最后一句“四海诸公常共处,北窗何地着身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失望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关在一个小窗户里的人,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无法感受到生活的喜悦。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深深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