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范蠡经。
郁郁林间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
云边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
莫恨西村归路远,行前点点有飞萤。

【注释】

笭(ú)箵:一种用竹子做的带钩。

新传范蠡经:新写的一篇范蠡的传记。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归隐于湖上。

郁郁林间桑椹紫:郁郁:茂盛的样子。桑椹:桑树结的果实,紫色的叫紫椹。

芒芒水面稻苗青:芒芒:稻秧嫩绿的样子。

云边筑舍分南北:指在山巅之上建屋。

行前点点有飞萤:行前,走之前;点点点,形容萤火虫的光闪烁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归渔翁情景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淡雅,富有情致。

首句“渔翁江上佩笭箵”,描写了一位在江上打鱼的老翁的形象。笭箵,是一种竹制的工具,用以捕鱼或摘取植物。这句诗通过对老翁的外貌、动作和服饰进行描写,勾画出一幅渔翁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画面。

“一卷新传范蠡经”,则转入对范蠡的叙述。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曾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最终使越国复国。这里的“新传”可能是指他生前所写的一些记录自己事迹的书籍。通过这句话,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尽管范蠡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态,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接下来的句子“郁郁林间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则是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这里,诗人运用了色彩鲜明的词语,将树林中紫色的桑椹和水面上青绿色的稻苗形象地展现出来。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色彩,也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宁静而和谐。

“云边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渔翁生活的悠闲自在。在山巅之上建屋,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也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半醉醒”的描写,也让人感受到渔翁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莫恨西村归路远,行前点点有飞萤”,则再次回到渔翁的主题上来。这里的飞萤,指的是萤火虫,它们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诗人以“莫恨”二字开头,表达了对渔翁归途的担忧之情。然而,紧接着又用“行前点点有飞萤”来化解这种担忧,说明即使在黑暗中前行,也有萤火虫相伴,为渔翁指引方向。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的关心和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乐观。

《湖塘夜归》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渔翁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更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