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西陵细霭中,津亭想汝系孤篷。
颇忧昨暮云吞日,犹幸今朝雨压风。
就食亦知难恋恋,挂帆终恨太匆匆。
寒沙不是无来雁,频寄书归问老翁。
注释:
寄子坦:写给子坦(作者的朋友或亲戚)的信。
目断西陵细霭中:眼睛望穿西陵的细雾之中。西陵,指地名。
津亭想汝系孤篷:在渡口亭子里思念你,担心你要系上孤独的船篷。津亭,指渡口亭子。
颇忧昨暮云吞日:很担心昨天晚上的云朵吞没了太阳。
犹幸今朝雨压风:幸运的是今天有雨压住了大风。
就食亦知难恋恋:到吃饭的地方也感到依依不舍。
挂帆终恨太匆匆:挂起船帆,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寒沙不是无来雁:寒冷的沙洲上没有来去的雁群。
频寄书归问老翁:频繁地寄信回家询问老人的情况。
赏析:
《寄子坦》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全诗以写景开篇,然后通过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牵挂之情。最后一句“频寄书归问老翁”,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首句“目断西陵细霭中”,“目断”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远望西陵时的情景,仿佛看到了西陵在朦胧的细雾中若隐若现。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对西陵的熟悉,也暗示了他对这个地方深深的眷恋。
第二句“津亭想汝系孤篷”,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面。在渡口亭子里,诗人想象着朋友系着孤篷,等待着他的到来。这里的“系孤篷”,既是一种形象的描绘,又寓含了一种离别的忧伤。
第三句“颇忧昨暮云吞日”,则是诗人担忧昨天夜晚的天气变化。这句中的“吞日”形象地描绘了乌云遮盖住太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担忧以及对朋友安全的关切。
第四句“犹幸今朝雨压风”,则是诗人庆幸今天的天气情况。虽然昨天的乌云已经消散,但今天的大雨依然压住了大风,使得旅途更加安全。这里的“雨压风”,既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寓含了一种生活哲理,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毅力和信心,总能度过难关。
第五句“就食亦知难恋恋”,则是诗人到了吃饭的地方,仍然感到依依不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即使身处异地,也时刻想念着朋友。
第六句“挂帆终恨太匆匆”,则是诗人挂起船帆,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这里的“恨太匆匆”,既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又是一种无奈的现实反映。
最后一句“寒沙不是无来雁,频寄书归问老翁”,则是诗人想象着沙漠上的大雁,尽管寒沙难行,但还是不断有来去的信使,希望朋友们多寄些书信回家问候老人家。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如“雨压风”、“恨太匆匆”等词语,都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值得读者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