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名山采药身,可怜骑马踏京尘。
浮名本是挻灾物,谢事宁非得道因。
出岫每招云结伴,巢松仍与鹤为邻。
剑南旧隐虽乖隔,依旧柴门月色新。

诗句释义:

五岳名山采药身,可怜骑马踏京尘。

译文注释:

五岳(指华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之中采药炼丹的我,可怜我骑着马踏遍京城的尘土。

赏析:

此句以“五岳”起兴,描绘了诗人在五岳名山中采药炼丹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道教修炼的执着追求。同时,“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出岫每招云结伴,巢松仍与鹤为邻。

译文注释:

像山峰一样高耸入云的地方,经常能遇到云朵作伴;栖息于松树之上,仍然能与仙鹤为邻。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向往。他喜欢那些高处入云的峰峦,也钟情于幽静的山林和松鹤相伴的景致。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既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剑南旧隐虽乖隔,依旧柴门月色新。

译文注释:

虽然在四川剑南的隐居生活已经结束,但那熟悉的柴门和明亮的月光依然如故。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远离了隐居之地,但心中的宁静和美好依然存在。诗人用“柴门”和“月色”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歌原文:

五岳名山采药身,可怜骑马踏京尘。

浮名本是挻灾物,谢事宁非得道因?

出岫每招云结伴,巢松仍与鹤为邻。

剑南旧隐虽乖隔,依旧柴门月色新。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 五岳名山采药身,可怜骑马踏京尘。
  • “五岳名山”指的是华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个著名的山峰,象征着诗人对道家修炼的追求。这里的“采药”指的是采药炼丹,即道教中的炼丹术,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而“可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尘世的无奈和辛酸。他骑着马,脚踏京尘,意味着他在世俗世界中奔波劳碌,无法摆脱红尘的纷扰。
  • 浮名本是挻灾物,谢事宁非得道因?
  • “浮名”指的是虚名、空名,是世俗世界赋予的一种荣誉或称号。这里的“挻灾物”指的是带来灾难的东西,比喻那些虚名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谢事”则表示辞官归隐,不再过问世事。最后一句“宁非得道因?”则是反问,暗示诗人认为真正的修道之道不在于追求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行和感悟。
  • 出岫每招云结伴,巢松仍与鹤为邻。
  • “出岫”指的是山峰露出云端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隐逸的生活状态。每当他离开隐居地,就像山峰从云中露出来一样,都能遇到云朵作伴。这里的“巢松”指的是栖息于松树之上,而“鹤为邻”则形容了他与仙鹤相伴的生活情趣。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还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 剑南旧隐虽乖隔,依旧柴门月色新。
  • “剑南”指的是四川剑南地区,这里借指诗人曾经隐居过的四川剑南地区。而“旧隐”则指的是过去的隐居生活。虽然这段隐居生活已经结束,但那种熟悉的柴门和明亮的月光依然存在,给人一种安宁和满足的感觉。
    《月夕幽居有感》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炼追求、隐逸生活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超脱态度的诗歌。它以五岳名山、骑马踏京尘、浮名挻灾物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而出岫结伴、巢松为邻、柴门月色等画面,则传达了他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