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里客西南,药市题诗倚半酣。
偶为三游群玉府,遂妨重到百花潭。
剡溪谩说思安道,函谷谁能识老聃。
空乞丹青作横幅,半堤寒日策羸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当年万里客西南,药市题诗倚半酣
  • 这句诗回忆了李白当年作为一位四处漂泊的旅人,行走在遥远的地方(西南),在药材市集上题诗的情景。”倚半酣”形容他在写诗时非常投入,仿佛已经喝到一半的酒,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专注。
  1. 偶为三游群玉府,遂妨重到百花潭
  • 这里李白提到了他在旅行中的偶然经历,可能是在游览群玉峰的山间寺庙时写下了诗句。由于这短暂的停留,他不能再次前往百花潭游玩。”三游”可能是指三次访问或三次游览,而”遂妨”表示因此受到了妨碍或影响。
  1. 剡溪谩说思安道,函谷谁能识老聃
  • 这两行诗反映了李白对于自然景观和古代贤人的向往。”剡溪”指的是浙江绍兴附近的剡溪,传说中诸葛亮曾在此隐居;”安道”可能是指诸葛亮的字号;”老聃”则是老子的别名。李白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这些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1. 空乞丹青作横幅,半堤寒日策羸骖
  •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一天里,骑着羸弱的马,沿着半河堤边前行的景象。这里的”丹青”可能指的是画笔和颜料,诗人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横幅”则可能是指一幅挂在墙上的大型画作或标语。整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以及他在寒冷天气中坚持前行的毅力。

赏析

《山村道中思蜀》是一首充满怀旧与哲思的诗篇,通过对过去旅行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自然风光和古代人物的赞美,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艺术和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旅途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