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著儒冠不更论,白头且喜卧江村。
林深栖鸟逐更噪,埭近过舟终夜喧。
病起日惟翻断简,愁来时亦倒清尊。
自嫌未绝知闻处,尚有僧敲月下门。

误著儒冠不更论,白头且喜卧江村。

林深栖鸟逐更噪,埭近过舟终夜喧。

病起日惟翻断简,愁来时亦倒清尊。

自嫌未绝知闻处,尚有僧敲月下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误著儒冠不更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儒生的无奈和自嘲,暗示着在世俗的名利场中,他已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这里的“儒冠”指代了传统学者的形象,而“不更论”则表示不再对此执着。通过这句话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和内心的宁静。

  2. 白头且喜卧江村:诗人以“白头”形容自己年事已高,而“且喜”则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他在江村中安享晚年,感到幸福和满足。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物质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一种积极转变。

  3. 林深栖鸟逐更噪:描述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一个幽静的林子。在这里,鸟儿们追逐嬉戏,鸣声不断,增添了一种生动的野外氛围。这种自然的声音让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活力和和谐。

  4. 埭近过舟终夜喧:这里的“埭”指的是水边的码头或小河,“过舟”则可能意味着船经过这里。诗人通过这个场景传达出江面上夜晚的繁忙和热闹。尽管是喧嚣的,但诗人似乎并没有被外界的嘈杂所影响,保持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5. 病起日惟翻断简:诗人因病而起,心情不佳,翻看旧书信成了他的日常。这显示了他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去的留恋。书信中的内容也许充满了回忆和感慨,使得诗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

  6. 愁来时亦倒清尊:这里的“愁来”可能指的是诗人因忧虑或不满而产生的情绪。他常常将酒杯中的酒视作可以消解忧愁的工具,即使身体疲惫,他也试图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心中的压力。

  7. 自嫌未绝知闻处:尽管诗人对世俗的知识和理解有所放弃,他仍然保持着对某些事物的认知和兴趣。这表明诗人虽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但对世界的好奇心并未完全消失。

  8. 尚有僧敲月下门:最后一句“尚有”表明尽管生活中有许多变化,诗人仍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如对僧人的好奇和尊敬。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杜甫的这首诗《江村二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杜甫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平和、淡定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