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绕青围古会稽,城东河上古招提。
巳公茅屋曾游处,渭北山人半醉题。
暂憩不妨停画楫,幽寻还得杖青藜。
旧人死尽惟残屋,竹密云深步步迷。

【注释】

①天王寺:在杭州灵隐寺,唐代称“天王院”;上人:僧人。房五十年前友人王仲信同题名尚在:五十年前(1640年)的友人王仲信曾和此诗题名,但名字已经忘记了。

②绿绕青围:指古会稽山。

③城东河上古招提:指浙江绍兴的古灵隐寺。

④巳公:已故的王公,这里指王仲信。茅屋:茅草房屋。曾游处:过去游玩过的地方。

⑤渭北:即陕西渭北地区。山人:指诗人的朋友王仲信(王士禛)。渭北山人半醉题:指王仲信曾在渭北山中饮酒作诗。

⑥画楫:指船上装饰有图画的木桨。

⑦杖青藜:拄着一根青色的手杖。青藜是古代用青草制成的手杖。

⑧残屋:残破的屋子。

⑨竹密云深步步迷:竹林茂密,云雾重重,使人感到迷茫。步步迷:指每走一步都有如迷路一般。

【赏析】

此为一首七律。诗人于1640年与友人王仲信、李流芳同游会稽山,并赋诗留念。五十年后,又重游会稽,追忆当年同游情景,不禁感慨万分。诗先写当年同游会稽山的情景,接着写重游时的心情及所见所感。全诗写得平实真切,不事雕琢而韵味自足。

首联“绿绕青围古会稽,城东河上古招提”。这是说,绿树环绕着古老的会稽山,城南有一条大河,河上有座古老的招提寺。诗人以“古招提”点明地点,又以“古”字点出时间(1640年),表明了当年同游的时间和地点。“城东河上古招提”,是说当时诗人与朋友一同来到这里游览的;而“绿绕青围古会稽”则是说,如今会稽山上的树木更加茂密,山色更加秀美,这更使诗人想起了当年和朋友一起在这里游玩的情景。

颔联“巳公茅屋曾游处,渭北山人半醉题”。“午公”就是王仲信,诗人对这位老朋友的遭遇很同情。当年王仲信曾经住在一座简陋的茅屋里(王仲信去世后,其子继承其父之业,继续经营这个茅屋)。而今天王仲信的茅屋却只剩下断壁残垣了!这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王仲信在渭北山中饮酒作诗(他曾经在山中隐居,饮酒作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可是现在这些佳作却早已不知去向了!这真让人感到惋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颈联“暂憩不妨停画楫,幽寻还得杖青藜”。意思是说,暂时在这里停下来休息一下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可以欣赏。如果要去深入探寻,也可以拄着手杖(拿着手杖)慢慢地走。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他对老朋友的关切之情。诗人在这句诗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美景,后两句写旧情)。

尾联“旧人死尽惟残屋,竹密云深步步迷”。意思是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熟人了,只有这座破旧的屋子还依稀可见。而竹林茂密,云雾缭绕,每走一步都像是进入了一个迷宫一样,使人感到迷茫。这一联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旧人死尽惟残屋”,既是对前面两联诗中所说的老朋友的怀念的深化,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的一种反映。

这首诗通过对当年和今天两个不同时代会稽山景色的回忆,以及自己对老朋友遭遇的关心、对旧时友谊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