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老儿穷不自支,此心幸与古人期。
劳兼薪水奴初去,典到琴书事可知。
药杵无声工忍病,米囷可扫耻言饥。
馀年有几须相守,万里烟霄付异时。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找到答案。此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熟悉我国古代文化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如诗人、诗篇、书名、朝代年号等,并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本题考查的主要是作者和作品的常识。“示子遹”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祖籍山东临清,迁居河南洛阳,官至工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自创“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答案】
译文:
您老人家年纪大了,孩子又穷得没有能力赡养你,但我的心却希望能和古人一样地长寿。
我劳累了一辈子,终于可以摆脱繁重的劳役,不再做奴仆了。
典当来的琴书之事可知。
药杵无声,我忍受病痛的折磨;米谷堆满了米仓,我羞于提及饥饿的事。
剩下的时光不多了,我要和您相伴左右,一起度过晚年。
万里之外,我将在遥远的烟霄之地寄情思。
赏析:
《示子遹》一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当时颜真卿已经六十二岁高龄,而儿子颜冕尚且年幼,家境贫寒。这首诗是颜真卿勉励儿子刻苦励志,发奋读书,早日成才,以光耀家门。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抒发壮志未酬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风格雄浑豪迈,充分体现了颜书“点画峻拔”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