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熇势未回,川云忽起亦佳哉。
鸭冲细雨桥阴出,蝶弄微风草际来。
榉柳不禁朝暮久,芙蕖犹有二三开。
一年光景烦君看,何怪昆池有劫灰。

【注释】

(1)赤日炎熇:形容太阳炎热。

(2)川云忽起亦佳哉:川云,指云彩流动;佳哉,好极了。

(3)鸭冲细雨桥阴出:形容细雨中鸭子在桥下穿行的情景。

(4)蝶弄微风草际来:形容蝴蝶在微风中飞舞,来到草地上。

(5)榉柳不禁朝暮久:榉树柳树,指树木,耐不过早晨和傍晚的长久。

(6)芙蕖犹有二三开:芙蕖,指荷花;二三,表示数量词“两、三”的意思,指荷花开放的次数不多。

(7)一年光景烦君看:一年,指时间;君,对人的敬称;看,看管、照顾。

(8)何怪昆池有劫灰:劫灰,指战火后的废墟。

【赏析】

此诗是写景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色。诗的前两句写天气,后两句则写了小动物的活动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最后一句写出了景物的凋残,也暗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

诗的前三句写夏日景色。首句点明时令,说明夏天到了。第二句写烈日当空,天气酷热,但很快天公就作美了。“忽起”,即突然起来,这里指云彩忽然飘动起来。第三句话描写了初夏的景象。初夏时节,天空中常常飘来几朵乌云,一会儿又散去了,所以叫做川云。

第四句写初夏的景色。细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连鸟都从巢里飞出来了。

第五六句是写初夏的景物。初夏时节,树叶已经长得茂盛起来了。但是,由于天气太热,人们还是觉得不舒适。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他不说树叶,而说是“榉柳不禁朝暮久”。因为榉树和柳树都是耐不得长时间的阳光照射的,所以说它们经不起早晨和傍晚的阳光太久了。

第七句写初夏的景物。初夏时节,荷花刚刚开放不久,有的才开了两三朵,有的还含苞待放。

最后一句写初夏的景物。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感到惋惜。他用一个比喻,说这些景物就像是经过了战火一样,变得残破不堪。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使人产生很大的联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