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馀习未全忘。
旧缘入静多扃户,近为精思别置床。
篝火古铛煎桧蜜,汲泉小瓮酿松肪。
老翁正似辽天鹤,更觉人间岁月长。

【注释】

八十年前:指作者四十岁时,那时他已入道修行。一炷香:道教中烧香拜神的一种礼节,一炷香为三寸长,燃烧时间约需一炷香时间。依然馀习未全忘:仍然保留有旧日的嗜好和习惯。

旧缘:指过去结下的因缘(因缘:佛教语,指因果关系)。入静多扃(jiōng)户:意谓进入修道状态时,喜欢闭门静坐。近为:近来。精思:深入思考。别置床:另设一张床位。篝火古铛煎桧蜜:用篝火煮松花蜜,即所谓“松花蜜”也。汲泉小瓮酿松肪:用井水酿造松脂。老翁正似辽天鹤:意谓老翁像一只高傲的鹤立在辽天的广漠原野上,比喻自己的清高。更觉人间岁月长:更加觉得人间的岁月漫长了。

【赏析】

《道院述怀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歌写于公元823年(唐文宗开成八年),当时贾岛已经47岁了。此诗作于贾岛任阆州司仓参军期间。

贾岛一生穷困潦倒,以苦吟著称,诗风瘦硬。他的诗,以苦思力行为主要特点,而其构思、运思的过程,往往又离不开苦吟。这种苦吟的精神和作风,是他一生诗作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标志。

贾岛的苦吟,首先体现在他对语言的精心选择和推敲上。他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养成了对字斟句酌、反复琢磨的习惯。如本篇所云:“余习未全忘”,就是对前两句诗的反复琢磨的结果。从字面上看,“八十年前”与“依然馀习未全忘”似乎是不相容的,但细加推敲,却不难发现,这里并非说贾岛“八十年前”还保留着旧日的嗜好和习惯,而是说自己虽已人到中年,但那种“余习”仍时时萦绕在心头,故说“依然”。这种推敲,不仅体现了贾岛苦吟精神的一个方面,而且也是贾岛“以思炼诗”、“以苦炼诗”的具体表现。

贾岛的苦吟,还具体体现于他对诗中意象的精心选择和推敲上。如本篇所云:“旧缘入静多扃户,近为精思别置床。”“扃户”二字,是贾岛反复斟酌后选定的。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贾岛苦吟的精神状态。

贾岛的苦吟,还体现在他对诗句结构的精心调整上。如本篇所云:“篝火古铛煎桧蜜,汲泉小瓮酿松肪。”这两句诗,既符合律绝诗的格律要求,又富有生活情趣。然而,贾岛对此并未满足,而是进一步精心调整,使诗句更加工整和谐。如“篝火”改为“篝灯”,“汲泉”改为“汲泉”,等等。这种精心调整,充分体现了贾岛苦吟精神的一个侧面。

贾岛的苦吟精神,既是他苦吟实践的结果,又是他苦吟实践的动力和源泉。正是由于这种苦吟精神的长期磨炼,才使他的诗歌达到了“清奇僻苦”(钟嵘《诗品》)的高度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