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鱼鸟出池笼,常在陂湖草莽中。
箫鼓相闻村社密,桑麻无际岁时丰。
市墟买酒何人识,僧閤煎茶欠客同。
久欲潇湘寄清啸,它年一棹莫匆匆。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身如鱼鸟出池笼” - 此句通过比喻表达自己如同鱼或鸟般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在池塘的网中游弋,比喻诗人虽身处世俗,但内心仍保持着一份超然和自我追求。
- 注释:池塘、网、自由、超越。
- “常在陂湖草莽中” - 描述诗人常常处于自然的环境中,无论是湖边还是荒野。这反映了他向往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 注释:湖泊、荒野、简朴、自然。
- “箫鼓相闻村社密” - 提到村社中的箫声和鼓声,表明诗人与村民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乡村生活的热闹和丰富。
- 注释:箫声、鼓声、村社、热闹。
- “桑麻无际岁时丰” - 描述桑树和麻的生长无边无际,且在丰收的季节里,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敬畏。
- 注释:桑树、麻、生长、丰收。
- “市墟买酒何人识” - 诗人在市场上购买酒时,人们无法认出他的身份,暗示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和内心的孤独。
- 注释:市场、酒、身份、孤独。
- “僧閤煎茶欠客同” - 描述了僧人共同煮茶的情景,但缺乏客人,体现了一种清静而寂寞的生活状态。
- 注释:僧阁、煮茶、缺少客人、寂寞。
- “久欲潇湘寄清啸” - 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渴望远离尘嚣,去往远方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解脱的愿望。
- 注释:潇湘、清啸、远离、愿望。
- “它年一棹莫匆匆” - 最后一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一个不匆忙的决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注释:他年、一棹、莫匆匆、期许。
译文:
身如鱼鸟出池笼,常在陂湖草莽中。
箫鼓相闻村社密,桑麻无际岁时丰。
市墟买酒何人识,僧閤煎茶欠客同。
久欲潇湘寄清啸,他年一棹莫匆匆。
赏析:
这首《题野人壁》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诗人将自己比作鱼鸟,形容自己在自然界中游走自如,不受外界束缚,这种自由自在的境界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又强调了自己在自然中的存在并不孤单,而是与周围的村民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来展现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诗中提到的“桑麻无际”和“村社相闻”,都表达了农民们在大自然中辛勤劳作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们之间亲密无间的社会关系。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尊重和理解。
诗人还通过观察市场上的生活场景来展现自己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虽然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但诗人却感到无法辨认其中的人,这既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远,也表达了他的孤寂和无奈。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去往遥远的地方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这种向往不仅是诗人的个人理想,也是对所有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的一种鼓励和启发。
这首《题野人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向读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