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草春。
自爱安闲忘寂寞,天将强健报清贫。
枯桐已爨宁求识,弊帚当捐却自珍。
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

注释:

八十三吟:诗中多次提到“八十三”。

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草春。

石帆山:山名,位于今安徽桐城东北,为长江支流皖河与青弋江交汇处。

白头人:指年老的读书人或文人。

八十三回:指作者在石帆山下度过了八十三次春秋。

见草春:见到春天的草。

自爱安闲忘寂寞,天将强健报清贫。

自爱:自己珍爱。安闲:安逸、悠闲。

寂寞:寂寞难耐。强健:身体健康、强壮。

清贫:贫穷,生活简朴。

枯桐已爨宁求识,弊帚当捐却自珍。

枯桐:干枯的桐树。爨:烧火做饭。

弊帚:指破扫帚,比喻自己的才能或作品。

捐:抛弃。

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

桑苎:桑树和苎麻。桑苎家风:指家风,这里指家族的传统。

茶神:指茶叶种植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所作的《题石帆山》。全诗以石帆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景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关键词有“八十三”、“白头人”、“八十三回”、“草春”、“安闲”、“寂寞”、“强健”、“清贫”、“枯桐”、“弊帚”等,它们都是诗人在石帆山度过时光时所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感受。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石帆山下的经历和感慨。他在这里度过了八十三次春秋,看到春天的草,感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这里的“八十三”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这个地方度过了很长时间,也可能是他在这个地方遇到了很多的人和事。而“八十三回见草春”则是对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的一种感慨。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他珍爱自己的生活状态,不再感到寂寞和无聊,因为他认为上天正在赋予他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力量来回报他的贫穷。这里的“安闲”和“强健”都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赞美和肯定,他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人描述了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就像干枯的桐树一样被烧毁,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作品本身。这里的“枯桐已爨宁求识”,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即使它们被烧毁,他也不在乎。而“弊帚当捐却自珍”则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认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扫帚,但也是有用的,不应该被丢弃。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在将来还能像茶叶一样成为茶神,继续传承家族的传统。这里的“桑苎家风君勿笑”,意味着他对自己的家族传统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继续延续和发展下去。

这首诗以石帆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时间和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肯定,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