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
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
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
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南堂杂兴八首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头心事与谁论。
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
病退时时亲蠹简,兴来往往出柴门。
斜阳倚杖君知否,收点鸡豚及未昏。
注释:十里外的南堂附近有个叫禾黍村的小村庄,我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岁月,如今满头白发,却不知该向谁倾诉我的心事。我已经懒散得失去了先人的教诲,笨拙得辜负了圣明君主的恩泽。病退时常亲手整理那些蛀虫爬过的书简,兴来常常走出柴门。斜阳西下时,倚着拐杖你能否知道?我已经准备将家里的鸡和猪卖掉,还没到天黑呢!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诗题“南堂杂兴”,即诗人为南堂而作的杂咏。南堂是杜甫居官时在成都的住宅,也是他的读书、写作之地。诗人在此地写下了此诗。首联写自己年老无儿,只有一头白发,心事无处诉说;颔联写自己的懒惰已经堕落到不能自拔的地步了,辜负了圣上的期望;颈联写自己因病退隐在家后,整日里翻看那些被蛀虫咬过的书简,有时还出门到柴门外散步;尾联说自己已经到了暮年,打算把家里的鸡和猪卖掉,但还没有到黄昏的时候。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己晚年生活无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