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雨过不胜清,秋气依依似有情。
高栋尚馀双燕宿,短莎先放百虫鸣。
挑灯剩欲开书帙,擘蟹时须近酒觥。
却愧邻家常作苦,探租黄犊待寒耕。

【注释】

  1. 帘栊:指窗棂。雨过帘栊,说明雨已停。
  2. 不胜清:不能承受这清爽的秋气。
  3. 依依:情意绵绵。
  4. 双燕宿:指燕子在屋梁间栖息。
  5. 短莎:矮小的草。
  6. 百虫鸣:多种昆虫齐鸣。
  7. 挑灯剩欲开书帙:指点着灯,准备翻开书卷。
  8. 擘(biē)蟹时须近酒觥:指要吃螃蟹的时候,就要端起酒杯来喝两盅。掰开螃蟹,蘸上黄酒。
  9. 作苦:形容辛苦。
  10. 探租:到田里收租。
    【译文】
    初秋时节,屋外的雨刚停,帘栊还留有雨水的清凉,但秋气却让人感到它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意。
    高高的屋梁上,两只燕儿还在悠闲地栖息,矮矮的草地上,各种昆虫都开始了鸣叫。
    点上灯,打开书卷,准备读书;吃螃蟹的时候,要喝酒助兴。
    可是邻居们常常辛苦劳作,我却不能帮上什么忙。他们去田里收租,还要自己去寻找工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农村生活的诗。全诗以清新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农家初秋时的景物和生活。诗人以“雨过”为题,从“雨过”开始写起,写出了初秋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帘栊雨后不胜清”,是点出题目中的“雨”。雨过帘栊,说明雨已停;而帘栊的雨,又显得格外清冷,使人感觉凉爽怡人。这里,诗人把雨过帘栊的清冷与“不胜”二字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感觉。
    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写秋天的气息。“秋气依依似有情”,是说秋天的气息仿佛有一种感情,给人以依恋之感。这种感情,既来自秋风,也来自落叶。秋风萧瑟,使人想到岁月易逝;落叶凋零,更使人想到人生无常。因此,秋天的气息给人的感觉就不仅仅是清冷了。
    “高栋尚馀双燕宿,短莎先放百虫鸣。”这两句诗进一步写初秋的景象。高高的栋梁上,还有一对燕儿在筑巢;矮矮的草地上,早有百虫鸣叫起来。诗人抓住两个典型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初秋的景象。
    “挑灯剩欲开书帙,擘蟹时须近酒觥。”“挑灯”二句,是说点上灯烛,准备读书;而吃螃蟹时,还要饮酒助兴。这两句诗,既写了初秋夜晚的生活,也体现了农民劳动之余的惬意心情。
    最后两句“探租黄犊待寒耕”,则是写邻居们的劳动生活。“探租”,就是向佃户收取地租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邻居们常常辛勤劳动,我却无法帮助他们。”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家初秋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农事活动、农民劳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公,即农民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