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业文章谢不能,生涯分付一枝藤。
身同湘浦孤舟客,心羡庐山下版僧。
倦枕厌闻窗外雨,残膏犹在壁间灯。
草芝要及清晨服,深愧蛮童为扣冰。
【解析】
此诗为作者罢职家居时所作。首联“谢不能”,意谓自己才学浅薄,不足以胜任朝廷所委的重任,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之句同义;颔联以湘浦孤舟客喻自身,以庐山下版僧喻佛门僧人,以“身同”和“心羡”表达自己对出仕、入禅的不同态度;颈联写诗人在病后倦怠之时,听到窗外雨声,心中却仍念及朝中大事,又想到自己鬓发已衰,希望及时进补,而未能如愿;尾联写草芝药方要在清晨服用才能奏效,而自己因年老体病,不能如约进服,感到十分惭愧。全诗以议论为主,情调低沉,表现了诗人失意的情怀。
【答案】
译文:
我谢不能胜任朝廷委任的重任,我的一生都交给了藤蔓。
我如同湘水的孤舟客一样,羡慕着佛门中的僧人。
疲倦地睡在床上,讨厌听到窗外的雨声,但残存的药丸还在墙壁上的灯上。
早上服用的草药要趁清晨服用才能见效,我深感惭愧,因为蛮族的儿童都能扣打冰块。
赏析:
这是一首失意后的牢骚之作,抒发了诗人辞官退居后的感慨之情。诗的一开头,诗人就直说自己“谢不能”。“谢不能”三字,表明了诗人自谦自责之意,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仕途进退的无奈心情。“生涯分付一枝藤”两句,是说自己的生活寄托给了藤蔓,也就是寄托在了佛门中。“藤”在这里有攀援附托的意思。诗人以藤蔓自比,可见其内心的苦闷和抑郁。颈联两句,诗人由自己的身世联想到佛家人物——湘浦孤舟客和庐山下版僧。他把自己比作湘浦孤舟客,是因为自己是失意之人,寄人篱下的孤独者。他把自己比作庐山下版僧,是因为自己在官场不得志,只好归隐山林,远离尘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和不满。尾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他希望草灵芝要趁清晨服用才能见效,而自己年老体衰,却不能如约进服,因此感到十分惭愧。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灵芝人格化,写出了自己的无奈和自责。
这首诗是作者在罢官家居期间所作。诗人以藤蔓自比,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归宿;又以湘浦孤舟客、庐山下版僧自况,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还通过草芝药方要在清晨服用才能奏效而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如约进服的矛盾心理,抒发了诗人失意时的感慨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