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云海叹茫茫,又泛归舟到栝苍。
城郭凄凉叹辽鹤,鬓毛萧飒点吴霜。
酴醾可把春无几,弦索初陈燕未央。
楼下清溪三百里,溪流不似客愁长。
南园四首
南游云海叹茫茫,又泛归舟到栝苍。
城郭凄凉叹辽鹤,鬓毛萧飒点吴霜。
酴醾(tú míng)可把春无几,弦索初陈燕未央。
楼下清溪三百里,溪流不似客愁长。
注释与赏析
第一首:
南游云海叹茫茫,又泛归舟到栝苍。
“南游”表示作者向南行,可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出路或逃避战乱。而“云海”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迷茫,诗人在茫茫云海中行走,感叹人生路的遥远和不可预测。“又泛归舟”意味着他再次乘船返回,“到栝苍”可能是他的目的地,也可能是一个地名。
城郭凄凉叹辽鹤,鬓毛萧飒点吴霜。
“城郭凄凉”形容故乡的荒凉,可能是由于战争、政治动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辽鹤”可能指辽朝的使者或官员。诗人用“叹”字表达对家乡现状的不满和哀叹。“鬓毛萧飒点吴霜”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年事已高、鬓发斑白的情景,与吴地的冷霜相呼应,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第二首:
酴醾可把春无几,弦索初陈燕未央。
“酴醾”是一种花卉的名字,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短暂而珍贵。“可把春无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春天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弦索初陈燕未央”中的“弦索”可能代指音乐,而“初陈”表示刚开始演奏,“燕未央”则暗示着夜晚还未结束。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美好而短暂的意境。
第三首:
楼下清溪三百里,溪流不似客愁长。
“楼下清溪三百里”可能是指诗人住处附近的一段清澈的小溪,其长度达到三百里。“溪流不似客愁长”则表明诗人认为客居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漫长。这里的“客愁”可能指的是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乡愁。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与历史背景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仕途上多次受挫,因此有大量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南园四首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旅程感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这些诗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陆游的思想情感及其诗歌风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