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底乖龙唤不应,骄阳似欲败西成。
虚堂永夜耿无睡,起听四郊车水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闵潭底乖龙唤不应,骄阳似欲败西成。
“闵”是感叹的意思,表示诗人对于潭底的龙不能回应呼唤的无奈和哀伤。“乖龙”是指龙在潭底无法出来。“骄阳似欲败西成”则是诗人对天气的描述,他认为骄阳如欲败西成,意味着天气即将转坏。
虚堂永夜耿无睡,起听四郊车水声。
“虚堂”是指空旷的大厅,“永夜”是指漫长的夜晚。“耿无睡”表示诗人彻夜未眠,因为听到了四周的车水声。这里的“车水声”指的是车辆行驶的声音,暗示着战事的紧张。
注释:
- 闵(hùn):感叹。
- 乖龙:指潭底的龙,无法出来。
- 骄阳似欲败西成:认为骄阳如欲败西成,意味着天气即将转坏。
- 虚堂:空旷的大厅。
- 永夜:漫长的夜晚。
- 耿无睡:彻夜未眠。
- 起听:起身聆听。
- 四郊:四周。
- 车水声:车辆行驶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前夕气氛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潭底的龙和骄阳,以及听到的车水声,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担忧和不安。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