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山林一幅巾,天公乞与自由身。
茅檐不似宫塼暖,日满南窗也可人。

【注释】

南窗:南方的窗户。戏作一绝:即兴作的一首诗。萧散:闲散。一幅巾(fú):一种头巾。古代汉族人戴的一种头巾,用布制成,有宽窄、长短之分,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天公:指自然。乞与自由身:请求赋予自由。可人:可爱。

【赏析】

诗是诗人在晨起时所作,写于初夏时节,诗人从南方的窗户向外望去,只见阳光明媚,于是即兴作了一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萧散山林一幅巾,天公乞与自由身”,是全诗的重点。诗人把山野间的生活比作画中的画面:“山林”二字,使人联想到那青山绿水,鸟鸣猿啼,溪流潺潺;而“一幅巾”,则又使人想起那高士隐逸的情怀。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山林的幽美,而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超然,表现出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

颔联“茅檐不似宫塼暖,日满南窗也可人”,是写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突然想到人间还有不自由之处。“塼”,同“砖”。“日满南窗”,是写阳光普照南窗的情景,也暗喻着阳光照耀下的世界。诗人看到阳光普照南窗,觉得非常温暖,但同时他又想到,尽管阳光普照,但人们却仍然生活在黑暗之中,得不到自由。

尾联“萧散山林一幅巾,天公乞与自由身”,再次强调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只有像山林一样自由自在,才能享受到阳光普照的幸福。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通过对阳光普照南窗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光明世界的向往;通过对人间不自由现象的揭露,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