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涩似上羊肠,得睡甘如饮蜜房。
起坐藤床搔短发,数声画角报斜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看书涩似上羊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读书时的困难和挫折感,就像羊肠小道一样曲折难行。这里的“羊肠”指的是弯曲狭窄的道路,比喻读书时的艰难和曲折。
“得睡甘如饮蜜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睡觉时的快乐和满足感,就像是在甜蜜的蜂房里一样舒适。这里的“蜜房”指的是蜜蜂的窝,比喻睡眠的甜美和舒适。
“起坐藤床搔短发”: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起床后坐在藤床上梳理头发的情景。这里的“藤床”指的是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是一种简陋的家具。
“数声画角报斜阳”: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听到远处传来的画角声,那是古代军队用来报警的乐器,常常伴随着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的“画角”指的是古代的军号,而“斜阳”则是指夕阳西下的时刻。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倦眼
阅读书籍让我感到痛苦,就像行走在陡峭的小径上;
得到休息后我感到很快乐,就像在甜蜜的小窝里一样。
我起床坐在简陋的藤床上,用手指梳理我的短发;
听到远处的画角声,我仿佛看到了斜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在读书和休息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的作品。通过对比读书的痛苦和休息的快乐,以及描述起床后的简单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诗中的画角声和斜阳景也增加了画面感和意境美。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