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
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
译文:
秋天的南浦湖畔,清晨的露珠带着寒意,一片片凋零的荷花已经让人感到悲伤。如果有一位具有慧眼的高人观看,那么风吹过霜打枯萎的荷花,其景象定会显得更加奇妙。
赏析:
此诗描绘了秋天南浦湖边的景象,通过荷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用“南浦清秋”和“露冷时”等词,营造了一个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秋天的气息。接着以“凋红片片”形容荷花凋零的样子,既生动又富有情感。
在第二句中,“已堪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无法抗拒的悲哀。这种悲哀并非源于自身的无力或哀愁,而是对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无奈接受。第三句“若教具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观点,即在有见识的人眼中,即便是凋零的荷花,也有着不平凡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对荷花的描写,间接地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种含蓄而又深沉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更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