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一室有馀乐,辙环四海谁知心。
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注释】

茅茨:茅草编成的屋顶,指草堂。有馀乐:有多余的快乐。辙:车轮的痕迹,比喻仕途。谁知心:谁知道我的心。辍耕垄上:放下农耕,到田边。鸿鹄志:鸿鹄高飞的远大志向。长啸山中:在山林中长啸。鸾凤音:鸾凤般的美妙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志抒怀诗。作者以“庵中杂书四首”为题,自谦道是些无足轻重的东西,但正是这样的“杂书”,却寄托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

首句说,茅屋草堂之中,自有其无穷的乐趣。诗人虽隐居山林,过着淡泊清静的生活,但他仍不以为满足,而是陶醉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这种“独乐”的境界,正表现了他的高尚情趣和不凡胸襟。

次句写诗人虽身处仕途之外,但仍怀有治国安民之心。“谁知心”三字表明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不满,表达了他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心愿。这两句诗虽然表面上似乎矛盾,但实际上却是一致的,都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人格精神。

第三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他辞官归隐,不再像以往那样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心致志地从事学问事业。这种“退隐”与“求道”的精神境界,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的归宿。而这种思想感情也正是通过他的诗歌表达出来的。

末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曾在《闲居赋》中写道:“若乃逍遥大园,泛此六趣,留情宇内,荡意太清。”这里所说的“逍遥”,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诗人曾渴望过这样的生活,但终未如愿,而今终于实现了。因此,他在《闲居赋并序》中写道:“余既乘大苑,逍遥乎无为,又栖迟乎小园。”可见,这里的“长啸”“鸾凤之音”并非偶然之作,而是诗人内心深处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