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桑干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
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

注释:鸭绿江和桑干河都是汉天,战火传报自会越过祁连山。儿子的功名与我何异,只恨没有快马可以鞭打。

赏析: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被贬谪时所作的。当时他正在边远的岭南地区任职。诗中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战场景象:鸭绿江和桑干河一带的汉天之上,烽火连天;从这烽烟之中传来的战报,自然会越过祁连山。诗人在这里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惨烈。接着,他又把目光转向了远方:儿子的功名与我相比,又有何不同呢?然而最让他痛心的是,自己却无法像别人一样,马上飞奔而去。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曹刿论战。曹刿曾建议追击齐军,但齐君不从,结果大败而归。曹刿之所以能提出正确的意见,是因为鲁庄公有求必应,“请战”二字,使曹刿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王昌龄此时正被贬为南荒之地的县尉,他的心境自然与曹刿不同,所以他说:“惟恨无人快着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