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住此山,入朝无补又东还。
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

注释:

孤云:孤傲的云。

四十年来住此山,入朝无补又东还。

在这座山上住了四十年,但朝廷里没有我的位置,所以我只好再次回到这里。

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

倚着栏杆不要奇怪我站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喜爱这孤独的云朵,所以一直悠闲自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叹孤云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对官场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孤云”二字点题。孤云,指飘浮不定的白云。诗人以“孤”字修饰“云”,表明他并不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是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

第二句“四十年来住此山,入朝无补又东还。”诗人回忆自己在山中隐居的岁月,感叹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然而,无论他有多少感慨,都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因为朝廷里并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只能再次回到这个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山中。这里的“无补”是指他在朝廷中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又东还”则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的厌倦和无奈。

第三句“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形象。他倚靠在栏杆上,久久站立不动,似乎在欣赏天空中的孤云。这里的“倚阑”是指他站在栏杆旁,而“多时立”则暗示了他在这个位置上站了很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孤云的喜爱之情,认为孤云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而“尽日闲”则表明他一直在欣赏这个场景,没有一刻离开过。

最后一句“为爱孤云尽日闲。”诗人总结自己的感受。他之所以选择隐居山林,是因为他对官场已经失去了兴趣。他更喜欢像孤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尽日闲”则进一步强调了他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孤云为引子,通过对孤云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